当前位置:平潭时报  >> 第4458期 >> 001版 头版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 风起岚岛 潮涌十年 君山海峡宿集项目一期完工 悦读窗 实验区签约3个项目 平潭企业亮相2025香港国际创科展 编辑


风起岚岛 潮涌十年


——写在平潭自贸片区十周年之际

融媒体记者 翁娟 王婷

2025.04.21

  □融媒体记者 翁娟 王婷

  东海之滨,潮声激荡。十年前,当自贸试验的东风吹向岚岛,这片位于海峡西岸的热土,就此踏上波澜壮阔的征程。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正式挂牌,为这座“千年渡海、百年对台”的海岛按下开放发展的加速键。

  十载春华秋实,43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已成长为两岸融合的“高产田”。十年来,平潭自贸片区累计推出21批次272项创新举措,其中129项全国首创,15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5项创新成果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从两岸标准互认的“制度破冰”到建成对台贸易主通道,从荒滩渔火到国际风范,平潭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壮阔画卷上,挥毫写下“平潭浪涌”的时代篇章。

  制度创新破局 民宿产业升级提速

  “看左前方45度,手搭在前面,对,很好……”在君山片区裕藩村,一群身着清爽海岛风穿搭的游客,正在一条通往大海的村道上轮流摆拍。他们潮流时尚的装扮与古朴的石头厝风貌相映成趣。

  裕藩村是一座承载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文化村落。随着村里连片开发民宿“依山依汐”的落成,这座红色渔村正以崭新的姿态“破圈”走红。“我们一期开发了10栋石头厝,多功能餐厅、便利店、露营基地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依山依汐”项目负责人高诚财介绍,该民宿集群采用整村开发、连片运营模式,实行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品牌管理和统一建筑风格,为国际旅游岛增添了一处特色文旅目的地。自开业以来,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当地文旅新地标。

  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平潭自贸片区优质营商环境的支撑。近年来,平潭聚焦民宿行业发展痛点,通过制度创新破解瓶颈,特别是创新推出的“承诺备案+全程网办”新模式,实现了民宿开办从“多头跑”到“零跑腿”的转变,推动行业从零星分布向集群化发展转型升级。这一改革举措成效显著,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为全国民宿行业管理提供了“平潭方案”。

  “我们全程都没去部门跑过,都是通过网上平台提交材料,只要材料准备齐全,7个工作日内就会有答复,部门也会根据情况来现场核验,着实给我们省下了很多麻烦。”谈及民宿备案登记改革,高诚财深有感触。

  “为破解民宿开办程序多、材料多、流程多、限制多的突出问题,我们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工作模式,将原来需向片区管理局、公安局、资源生态局、执法应急局等6个单位申请至少37份材料,优化成1张表格、7份材料即可办理。”实验区行政审批局民宿备案工作专班负责人林燕红表示,承诺备案制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用备案制替代原来开办民宿需办理的卫生许可证、特行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消防许可证等证件,打破原有各部门“互为前置”审批壁垒,登记预审通过后即可展开施工。

  位于君山片区长坪顶村的海峡宿集民宿,一期开发了9栋石头厝,创新打造集台湾小酒馆、咖啡厅、露营地、生态采摘园和宠物世界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沉浸式体验。“作为在全国多地经营民宿的从业者,平潭的备案流程让我们印象深刻。”海峡宿集民宿店长罗熙来对比道,“其他地方需要逐个部门跑审批,而平潭采用集成化备案系统,只需在现有框架内‘填空’即可,信息直观明了,操作简单便捷,一期项目整个备案材料在五页纸以内。”

  物流通道升级 激活跨境产业新动能

  19日上午,伴随着汽笛长鸣,满载着跨境电商包裹的“台北快轮”缓缓靠泊平潭金井港区3号泊位,顺利完成第932次航行任务。十年间,这艘往返于岚台之间的蓝色高速滚装船,已成为两岸经贸往来的“黄金纽带”,也见证了平潭自贸片区跨境物流产业的发展。

  “这批跨境电商包裹是来自台湾的食品和电子产品,将运至平潭跨境电商园,再发往各地。”“台北快轮”运营方华信(平潭)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祥佺说,“作为落地平潭十余年的台资企业,我们见证了平潭自贸片区挂牌十年来的蓬勃发展,其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和政策支撑体系,以及布局完善的仓储配套设施,让我们对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更具信心。”

  数据显示:2024年平潭进出口贸易额较挂牌前增长8.2倍。这一“平潭速度”如何炼成?答案藏在“海空联运+智能口岸+保税仓”的协同创新中。

  十年来,平潭自贸片区不断织密两岸货运直航航线,在大陆率先实现对台湾北、中、南部主要港口客货运直航全覆盖,形成“内陆—平潭—台湾—全球”多式联运通道。此外,平潭自贸片区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持续推出“安全智能锁远程智能施封”监管模式、跨境电商进出口“退货中心仓”模式等制度创新,助力跨境电商贸易高质量发展。

  “以往监管采用人工现场监管,耗时久、效率低,如今智能系统集成能实现准确采集、验放,大大提升了集装箱通关的速度,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平潭海关驻金井办事处物流监控科科长卢福川说,下一步,平潭海关在拓展口岸功能、丰富贸易业态的同时,将不断优化监管模式创新,以智慧海关建设助力平潭外贸产业聚集发展。

  物流畅,则产业兴。走进平潭跨境电商园3号保税仓,工作人员正在积极备货。“目前园区跨境保税进口日均出区单量约6.9万票,平潭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量常年保持全省第一。”平潭跨境电商园运营方实验区岚台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潘超表示,十年间,随着天猫、京东、山姆、沃尔玛等跨境主流平台相继入驻,平潭自贸片区成为全国入驻平台最为齐全的口岸之一,形成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

  两岸标准互通 保障台胞同等待遇

  “平潭是两岸融合发展的窗口,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不错的惠台政策,所以我选择来这里就业生活。”在平潭职业中专学校精艺楼内,台籍教师杨闵祺正在给学生上艺术设计与制作课。

  得益于平潭职业资格互认政策,台胞杨闵祺顺利取得“平版制作员”职业技能证书,成为两岸人才标准衔接的又一受益者。“这里对台胞的服务非常友好,换证后我除了上课外,还可以发挥所长帮助学校做一些美术印刷和制作的工作。”杨闵祺说。

  “目前该模式可采信采认的范围已经扩大到183项,其中全国推广60项。”台胞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模式项目负责人刘婷表示,在为台胞进行职业资格采信这项工作的基础上,还延伸了专项培训、考证、就业、创业指导、就业推荐等一体化服务,助力台胞登陆就业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平潭经验已通过“一中心+多窗口”模式走向全国——在北京、广东及福建等地设立13个分中心和7个工作站,同时建设线上服务平台,实现异地可办、全国通认。截至2024年年底,已累计发放职业资格采认证书4700多本。

  更深层次的突破在于对台制度创新。台胞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推出,是平潭自贸片区聚焦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的一个缩影。十年来,平潭自贸片区立足对台区位优势,累计推出91项对台创新举措,占福建自贸试验区七成以上,“两岸共同家园”的平潭方案,正在从愿景变为实景。

  实验区台工部副部长史兰表示,下一步平潭将聚焦两岸共同市场和共同家园建设,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和闽台合作的窗口作用,全力构建全方位对台开放新格局。

  站在平潭自贸片区,海风携着蓬勃生机扑面而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片改革“试验田”将继续紧紧围绕“两岸共同家园和国际旅游岛”功能定位,深耕试验,为新时代改革开放贡献更多“平潭方案”。

  

(全文共2917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