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潭时报  >> 第4354期 >> J03版 芳草地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编者按 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避开“完美妈妈”的陷阱 临时奖贴 薄荷的故事 责编


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以《一只想飞的猫》为例

平潭城关小学 林金燕

2024.12.31

  □平潭城关小学 林金燕

  【摘要】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引下,整本书阅读成为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方向。低年级孩子由于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的受限,识字量少,认读能力低,很少会主动去阅读。基于此,深入探讨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笔者以《一只想飞的猫》为例,讲讲如何带引孩子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三个层面六大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是第三个层面“拓展性学习任务群”之一。它提出“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阅读经验”等阅读目标,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启动课、推进课和分享课中,这也将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形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一、激发兴趣,让阅读生根发芽

  低年级孩子由于识字量少,认读能力低,常常会出现阅读不够流畅、兴趣缺失、阅读难以坚持等问题。激发兴趣就成为小学低年级孩子坚持阅读的重要保障,学生只有对文本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坚持读完。如何激发低年级孩子的阅读兴趣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尝试了几种方法。

  (一)精选合适的、有趣的图书激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在语文实践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在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精选合适的、有趣的书籍就成为吸引学生眼球,激发阅读兴趣的重要前提。对于低年级学生,应选择浅显易懂的儿歌童谣、富有童趣的童话等,以适应其认知发展的初始阶段。例如,统编版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童话书《一只想飞的猫》,其语言风格简洁明了、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是一本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优秀作品。

  (二)利用精美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情节激趣

  低年级儿童读物中大部分都配有精美的插图,教师要优化利用插图资源,图文相撞,吸引孩子的眼球,再结合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笔者在《一只想飞的猫》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先带领学生上了一节这本书的启动课,展现文本中的精美插图,绘声绘色地朗读故事片段,猫滑稽自大的形象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目光。例如,以下是《一只想飞的猫》中精彩片段:

  “猫突如其来地飞奔到蝴蝶身旁,张牙舞爪。蝴蝶们大吃一惊,连忙腾起身来。猫没有轻易放过它们,只待了一秒钟,就跳起身来追赶过去,两只蝴蝶在空中交头接耳,商量些什么。”

  当播放图片和朗读故事的时候,在学生的脸上看到的错愕表情,让笔者感受到惊喜。因为在孩子的认知中,面对猫的追赶,蝴蝶应该赶紧逃走,免得成为猫的美餐,但是这两只蝴蝶神神秘秘地好像在预谋一件大事,直接激发学生阅读欲望,迫不及待地想要自己打开书阅读。《一只想飞的猫》这本书中就有很多这样抓眼球的片段。

  二、妙用教学策略,让阅读落地开花

  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是重中之重。通过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问题引导、多形式分享等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阅读经验,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制定科学阅读计划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制定一份简单的读书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明晰阅读目标、自我调整和监督阅读进度。笔者在启动课时便指导学生根据精美插图,采用“谁(在)做什么事情”摘词法将这本书概括为“猫碰碎花盆”“猫扑蝴蝶”“猫拒绝大扫除”“猫用尾巴钓鱼”“喜鹊教训猫”五个小标题,并将它整理成一份读书计划,里面安排了阅读页码、阅读内容和完成情况。学生根据这份读书计划合理安排阅读进度,保证持续阅读。

  (二)设计问题引导阅读

  学生在自主阅读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出现倦怠现象,教师可以在推进课上精心设计一些问题,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分享,重新拉回孩子们的注意力。例如,在《一只想飞的猫》阅读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些问题:

  1.两只蝴蝶是怎么戏耍猫的?猫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2.猫有飞的本领吗?结果怎么样?

  3.在你眼中,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猫?

  这几个问题贯穿全文,层层推进,促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不仅推进了阅读进度,还强化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开展多形式的阅读分享

  在整本书阅读中后期,需要教师持续引领,家长配合,搭建丰富的交流平台,低年级孩子尤其喜欢和同学交流。针对这一阶段特点,《一只想飞的猫》整本书阅读教学开展了以下实践活动。

  1.角色扮演模式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也是最贴合低年级孩子身心发展水平的。整本书教学提示中提到,要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举办朗诵会、故事会等。教师可以精选适合角色扮演的片段,指导学生表演和朗诵。在角色扮演中,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世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一只想飞的猫》整本书阅读分享课中,孩子们很兴奋,踊跃参加,挑选角色,准备道具,练习朗诵,小组讨论,每个孩子都很期待在台上分享,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演,把猫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在阅读中收获快乐。

  2.亲子阅读交流

  阅读是亲子关系最好的润滑剂。因为低年级孩子没有“书面作业”,家长在家要安排孩子充分阅读,无形中就会慢慢增加孩子的识字量,拓展见识。家长配合教师一起带引孩子阅读,这个过程可以采用“阅读-讨论-思考-再阅读”的模式,潜移默化地助力学生持续阅读整本书。等阅读完书后,家长可以陪同孩子简单制作“人物名片”,评价故事人物,与同学分享,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三、巧设趣味考评,让孩子爱上阅读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趣味考评怎么能少得了游戏呢?笔者在《一只想飞的猫》阅读考评会上设计了一系列闯关游戏,连一连,选一选,都是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必不可少的策略。

  为了让阅读考评富有趣味,二年级设计了别开生面的活动环节,精心布置了闯关会场。闯关活动一共设置了三个任务:“阅读挑战馆”“故事大讲堂”“表达特色屋”,对整本书做了全方位的考评。

  第一关“阅读挑战馆”设计了两个挑战:“我会选”和“我会连”,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到达会场后,奔到考官那抽签领取卡片,根据不同要求贴在不同展板上,贴对了即为闯关成功。第二关“故事大讲堂”则邀请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讲一讲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有的用配音的方式再现有趣的情节,有的用读书推荐卡的形式来表达。第三关“表达特色屋”要求孩子们结合故事情节,联系生活实际,品读人物的性格,孩子们纷纷用上自己制作的“人物名片”来表达对文中这只猫的看法,有的说“骄傲自大”,有的说“目中无人”,还有的说“懒惰”,等等。有的孩子还想着劝一劝这只猫,让它改正身上的缺点。

  四、结语

  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很多,教师从低年级开始就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随着年龄增长和阅读策略的反复使用,学生的阅读能力会不断得到强化,自然而然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玉华.“趣”读童话,轻叩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之门:以《小鲤鱼跳龙门》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22(19/22):48-50.

  [2]张敬.新课标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报,2024(434/41):113-116.

(全文共2893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