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娟 刘珏
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是为了人类社会当前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202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这为我们进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并活化运用于当代社会指明了方向。
文旅融合代表一种创新的发展策略,它将文化、自然和旅游的潜力和内在价值紧密结合,通过挖掘自然资源和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实现两者的互利共赢和协同发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历史和自然演化的重要载体,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其保护、传承与活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保护是基础,更为关键的是在保护同时激发出新的创造力。这是一个由保护到创新,再到发展的层级递进、相互促进的完整体系。
守护根脉:
巩固遗产保护的基础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是文旅融合的基础。全方位保护策略不仅关乎遗产实体的物理维护,而且涉及对其文化内涵、传统技艺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通过制定与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以及精准应用科技手段,确保遗产在保持其原有价值的基础上,得以持续传承。这一坚实的保护基础为遗产的活化、创新性转化与利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法律框架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基础性保障。通过法律明确界定遗产的保护范围与标准,实施分类管理,确保各类遗产都能得到应有的保护。设立专门的遗产保护执法机构,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以预防对遗产的破坏行为。现代科技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用遥感技术、气候监测等手段,可以对遗产所在地的环境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威胁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3D扫描、高清摄影、激光测绘以及VR和AR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记录与保存,建立遗产的详细档案,而且能为公众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虚拟体验,扩大遗产的影响力,这为遗产的远程保护和广泛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
福建省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方面建立了政策体系,并在维护、活化文化和自然遗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福建省对福建土楼、“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武夷山国家公园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和活化,既有效保护了省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貌和价值,也通过发展文化旅游、提升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展示和教育等方式,将文化和自然遗产转化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这些成功案例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
融合创新:
拓展遗产活化的边界
传统的遗产保护方式虽有效维持了遗产的原貌与历史价值,但也常常导致这些遗产“沉睡”在历史的封尘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潜力与作用。为使文化和自然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活力,活化成为了一种必要且有效的策略。文化和自然遗产活化不仅能保留其原有的历史和价值,还能通过创新手段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
功能再利用是实现文化遗产活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遗产的空间和功能进行重新规划与设计,可以赋予它们新的社会角色。许多历史建筑在完成其原有的使命之后,往往面临着被废弃或拆除的命运,而通过再利用的方式,则可以将这些建筑活化为博物馆、文化中心、图书馆或创意产业园等公共空间,使其继续为现代社会服务。例如,一些旧厂房经过改造后成为博物馆、艺术展览馆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福建省的旧厂房改造有多个成功案例: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永春陶瓷博物馆、福州海峡创业产业园、厦门沙坡尾艺术园区、福州红坊、泉州市石狮文创园等。此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富有特色的古镇、古村落可以在保留传统居住功能的同时,增加民宿、餐饮、手工艺工作坊等功能,形成多元化的旅游和生活空间。福建省在古镇改造和古村落保护方面有多个成功案例:泉州金鱼巷、厦门曾厝垵、南平古厝生态银行等。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遗产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得到极大的拓展。通过数字化手段搬上网络平台,利用社交媒体、在线展览、虚拟博物馆等形式,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到全球范围内。例如,一些博物馆通过虚拟导览服务,使得全球用户可以在线参观和学习。这不仅提升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也为文化遗产的远程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此外,将文化与自然遗产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影视作品、游戏、时尚等领域,通过跨界合作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遗产现代化演绎的另一重要途径。影视作品以文化、自然遗产为背景,通过影视文化的传播,提升了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带动当地文旅发展。同时,基于遗产元素设计的文创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为遗产的经济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教育领域,文化和自然遗产可以通过创新传播手段进入学校课程和社会教育活动。福建农林大学“福农助村”社会实践队深入泉州市永春县下洋镇,与下洋镇近邻学堂携手,为当地孩子们策划并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系列儿童公益助学课堂。致力于发展乡村美育,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了解家乡原始森林群体及林下资源保护与发展,这也为泉州市下洋镇林下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激发活力:
引领遗产转化的新潮
文化和自然遗产承载着人类历史的精髓,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面临着传统保护方式与多元化需求之间的挑战。为适应挑战,创新性转化应运而生,通过融合创意与现代科技,赋予遗产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意义,使其在当代社会中重新焕发活力。创新性转化的核心策略在于创意设计,即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元素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使其具有当代价值与吸引力。例如,利用遗产的独特元素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如IP形象、文创包装、服饰、饰品、家居用品等,通过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如将传统纹样创新性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既保留了历史韵味,又满足了当代审美需求。
此外,通过创意营销和品牌塑造,将文化和自然遗产转化为更具商业价值的品牌。一些历史名镇与自然保护区通过打造特色品牌,结合地方特产和文化元素,不仅提升了其市场影响力,而且增强了经济效益。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融入文化和自然遗产元素,通过创意艺术装置、壁画、AI沉浸式体验等形式,使遗产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
2024年6月,福建省文旅厅以“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全省共推出203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发布了10条文化遗产主题精品旅游线路,组织400余家生产经营主体线上线下售卖非遗商品,覆盖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66项,销售额达到2019.17万元。此外,通过联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构建多元文旅资源传播矩阵,各平台直播累计观看量超过2000万人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全网总浏览量破5000万,有效提升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
共创价值:
促进遗产利用的持续发展
文化和自然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价值,它们不仅是历史记忆载体,也是文化精髓的体现。通过科学规划和高效利用策略,可以在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和生态的综合价值,实现保护与活化发展的和谐共赢。
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与旅游业,开发富含文化内涵与自然价值的旅游项目,如文化遗址游、自然山径挑战赛、古村落体验游等,不仅能够吸引游客深入体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独特魅力,而且能提高文旅的经济效益,反哺遗产保护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正向循环机制。此外,将文化和自然遗产纳入教育体系,通过校外教学和研学旅行,增强学生对自然与历史文化知识的认知和认同感。同时,遗产地可以成为研究机构的科研基地,推动文化自然遗产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创新。
在管理机制上,创新是发展的关键。探索政府与高校、企业合作的模式,共同开发和管理文化与自然遗产项目,政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高校提供专业技术与创新创意支持,企业则通过投资和专业管理,提升游客体验,实现遗产的高效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设立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基金,吸引社会各界的捐助和投资,确保遗产保护资金的长期稳定。同时,采用遗产信托机制,将部分遗产收益用于投入到保护和研究工作中,以实现遗产价值的持续增长。在遗产地的开发过程中,采用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如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自然排水系统等,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遗产地的生态多样性。制定和执行可持续旅游管理策略,通过控制游客数量和实施环保教育,减轻旅游活动对遗产地环境的压力。通过设置游客容量上限、分时段入园等措施,确保遗产地能够承载旅游活动带来的影响,实现文化自然遗产的长期保护、合理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文娟系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刘珏系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讲师。本文为福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元宇宙背景下沉浸式福州民俗绘本交互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22FZC47〕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