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潭时报  >> 第4314期 >> 005版 浪涌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征稿启事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肖行

2024.11.21

  □肖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其中的一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深刻揭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主体力量和价值旨归,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新时代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目的决定方向,方向决定道路。把准了改革为了谁,改什么、怎么改,方向才不会偏。如果目的搞错了、搞偏了,改革就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只要我们在推进改革中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就能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就能确保改革不改向、变革不变色。

  为了人民而改革,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立场。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为人民利益而勠力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逐步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毛泽东同志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才能领导和团结人民、依靠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理念,提出了富有时代色彩的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原则,引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也站上了更高的历史起点。

  为了人民而改革,坚守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就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并始终不渝为之勠力奋斗。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为了人民而改革,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改革进程中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动力。只有站稳人民立场、从人民利益出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能调动人民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改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牢改革为人民的价值取向。这是基于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而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着力点,既是改革为了人民利益的形象表达,也是改革意义之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用,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旧生产关系的主体力量,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源泉。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发挥人民在创造物质和精神活动中的主体性。“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失去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4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主要矛盾,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历史抉择,为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动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国家面貌焕然一新。

  改革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任何改革都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改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迈不过的坎。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越往后,硬骨头就越多,改革的矛盾就越多,难度就越大,改革的任务就越繁重,就更需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依靠人民,集众智,汇众力,不断将改革推向前进。为了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7场座谈会,并强调:“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结合起来”。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改革热情和创造能力释放出来,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吸收社会诉求、群众智慧、基层经验,使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能更好满足人民诉求,积极引导、充分调动,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一起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共同推动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并取得成功。

  让改革成果惠及全民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注重从人民的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他们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以可感、可及、可信的改革成果更好地造福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并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部署。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必须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为改革释放强大活力,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是要在改革中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同老百姓生活联系最密切,老百姓通过自身的生活实践对民生问题有着最切身的感受,能比较真实地表达发生在身边的民生问题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也能真实表达自己的利益。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第一时间准确了解人民的所想所忧所急所盼,并从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把为人民排忧解难摆在改革的优先位置,把民生“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真正受益,让改革的宏大叙事经常在人民的笑脸上得到最生动的诠释,在笑声中得到最具象的表达。

  二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是发展的“指南针”,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总钥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前提。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发展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勠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钉钉子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释放改革活力、增添发展动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改善民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对接、相互促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是坚持改革成效由人民来评判。“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在不断为我们出新考卷,考题将愈来愈难,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作答要求和期盼也愈来愈高。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想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中寻找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人民群众的建言献策和参与创造中找到改革的金点子、妙法子,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评判,我们的改革措施就更能符合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需求、回应人民呼声,改革的靶向就会更加精准,改革的成效就会更加显著。

  改革永无止境,改革也千头万绪。改革道路上仍面临着诸多复杂矛盾和未知问题,还有许多的硬骨头要啃,难关要攻,只要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笃定“人民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我们的改革就有了更坚实的依托、更强大的底气、更强有力的动力和活力。

  (作者系福建理工大学教授。本文为福建省2020年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E3600238〕;2023年福建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策略及长效机制研究”〔GJ-ZD-23-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全文共4109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