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 林春玲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抓住“关键点”,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教育,关键在党。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一百多年来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我国教育从弱到强的根本经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成功法宝。只有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突出强调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才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才能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保证教育发展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在教育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党的思想领导,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党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和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各种复杂问题。要着力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统筹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加强各级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下好“先手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下好教育优先发展“先手棋”,既关乎国家发展,又关乎民族未来。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不动摇,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引擎。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被赋予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地位,这意味着教育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是推动社会整体进步和国家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强国必先强教。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通过优先规划、优先投资、优先保障“三个优先”战略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要坚持将教育置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位置,把教育优先发展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颁布教育事业发展的专门文件,对教育优先发展有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要坚持财政资金优先安排教育经费投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投入逐年加大,教育投入状况显著改善,但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教育投入不足的形势依然严峻,必须确保教育经费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要坚持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土地、信息、政策等各方面的公共资源,为满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优先保障。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把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把改革作为激发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综合改革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地方情况、体现地方特色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着力教育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着力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汇聚迈向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托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生之首,关系亿万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最终目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群众“有学上”的基本需求已转为“上好学”的更高要求和个性化、多样化的多方面需求。要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新需求,着力解决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仅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且推动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要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坚持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建立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推动中西部教育和农村教育迈向新台阶,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个性化、多样化教育资源的需求。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书写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使命重大,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以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以教育优先发展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最终目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续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
(作者陈冬为闽江学院副教授,博士;林春玲为闽江学院科研处副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本文系202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和2024年度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专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福建的孕育和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