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潭时报  >> 第4238期 >> L03版 平潭蓝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编者按 南寨山上有“悟空” 责编


南寨山上有“悟空”


——岚岛奇岩怪石演绎《西游记》

周而兴

2024.09.06

  

  南寨山上有“悟空”

  

  游客们对南寨山的奇石感到非常新奇。(资料图)

  □周而兴/文 部分图片源自《平潭奇岩怪石图鉴》

  说起《西游记》,可谓家喻户晓。师徒四人“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的一幕幕经典画面瞬时映入眼帘。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它不仅讲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更是对信仰、正义、坚持和智慧的颂歌。激励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要心怀信念,勇往直前,终将达到理想的彼岸。

  在平潭南寨山,也有“西游乐园”。许多酷似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象形岩石藏于山林间。它们惟妙惟肖,千姿百态,吸引无数游客到此打卡。

  每次游览南寨山,总让我有着流连忘返之感。这大抵是因几千万年前由海底世界演变而来的石山,享有“石头公园”“石兽世界”等美称,堪称中国的“石景大观园”。

  记得七年前的那个夏天,我随同爱好奇岩怪石的好友魏毅回平潭,首次登临南寨山,奇石的形神之美就让我叹为观止。那次的惊鸿一瞥,至今记忆犹新。

  平潭素有“海蚀地貌甲天下”之赞誉。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使南寨山遍布众多千姿百态的奇岩怪石。其中,最具特色的景观有悟空迎宾、唐僧问路、八戒打盹、鸳鸯理翅、花豹巡山、仙人椅、情侣石等。

  那次游览,恰好遇上平潭奇岩怪石保护协会名誉会长魏宝一行在这里巡察石林景观。据他介绍,南寨石林方圆0.6平方公里左右,目前发现形态各异的象形山石景观共有60余处,不愧为平潭奇岩怪石之集大成者。

  后来,我陆续参加了几次协会组织的奇岩怪石保护活动,接触认识了协会中更多的年轻“护石人”,他们有情怀,有担当,热心家乡公益事业,默默地守护着平潭的“真宝贝”,令我敬佩。

  前几天,在“中国平潭”微信视频号上热播“当平潭奇岩怪石遇上《西游记》”,片中的唐僧、悟空等象形石素材多取景于南寨山。我好奇地咨询魏宝:“南寨山象形石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造型的美称,最早由谁提出的?”

  魏宝介绍说:“早在1992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专家对平潭旅游资源进行大范围的户外调查。在南寨山上发现并命名有30多个象形石景,其中部分岩石极似《西游记》中的主角造型,于是就起名为‘唐僧问路’‘悟空迎宾’‘八戒打盹’等。”

  南寨山坐落于平潭北厝山利村南侧,由“五峰一谷”组成,分别是鳄鱼峰、仙女峰、绵羊峰、神雕峰、青蛙峰和神龟谷,是独特的海蚀地貌景观。正所谓“石之美在乎其形,形之胜在于其神”,用平潭人的话来说,南寨山的每块石头都是活的。山中鬼斧神工般的石景之美,可用“神奇、幽趣”来概括。当然,只有你亲临南寨山,你才能深刻感受这里的石景之美,游玩时,你还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体验石景所蕴含的趣味性。

  相信,在平潭各界重视与加强保护下,更多热心的“护石人”将加入平潭奇岩怪石的保护中。相信在未来,这些平潭的“真宝贝”将更加光彩夺目,成为一张平潭国际旅游岛的亮丽名片。时下,趁着秋高气爽,草木清香之际,一起游览南寨山,邂逅“西游乐园”,领略大美平潭的无限魅力……

  

  南寨山上有“悟空”

  

  鸳鸯理翅

  

  南寨山上有“悟空”

  

  悟空迎宾

  悟空坐镇门口

  迎宾守护兼顾

  南寨石林景区呈南北走势,一路前行。临近公园门口,不经意抬眼一望,便能惊喜地发现这里的第一景——“悟空迎宾”。它形似齐天大圣孙悟空,正以笑脸相迎八方游客的到来。同时,悟空居高临下,一双火眼金睛眺望前方,也像是在把守着南寨山的山门。遇见坏人 ,他似乎就喊:“妖精哪里跑!”这一声,吓得坏人闻声而逃。悟空在这儿的使命,似乎与“朋友来了有酒喝,豺狼来了有猎枪”的含义很吻合。

  读过《西游记》都知道,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猴子。也许是天性使然,他也喜欢上这座似花果山般草木葱茏、奇岩嶙峋、峰峦叠嶂的南寨山。

  《西游记》中写道,金箍棒是东海龙宫的镇海之物,悟空手握金箍棒,只轻轻一挥,便使得东海龙宫地动山摇。海龙王见状,只得无奈地将金箍棒赠予孙悟空……后来,他手握神兵利器金箍棒,战胜各路妖魔鬼怪,成功保护了花果山的猴群,护驾唐僧完成了西行取经的旅程。

  有趣的是,这把“金箍棒”在矗立在南寨山东南侧的东限洋与钱便澳村之间山野上。这根形似“金箍棒”的石柱,不免引人猜想,这也许是孙悟空大闹东海龙宫返回花果山的途中,被东限洋村边的凤凰山绊脚踉跄了一下,不小心将手中的金箍棒掉落在此。

  

  南寨山上有“悟空”

  

  唐僧问路

  唐僧作揖问路

  头陀指点迷津

  南寨山的奇岩怪石,其独特魅力还在于其是“活”的、“变”的风景。横看竖看,步移景变,一石多景,变幻无常。

  通往山顶的曲径上,一处“唐僧问路”奇岩惟妙惟肖。唐僧面容慈祥,合掌作揖,好似在向不远处的头陀老翁奇岩问路:“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看来,这次唐僧带领悟空等徒弟西天取经经过南寨山石林迷路了。

  在《西游记》中,为了取得真经,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他们一路上斩妖除魔,历经千辛万苦,但始终不改取经的初心,这份坚定的信念也感动了天地。唐僧虽是肉眼凡胎,但心怀慈悲。《西游记》中描述孙悟空被如来抓住后,被压在五行山下,等候师傅唐僧前来搭救。而临近山顶之处,有块从山峰一侧突兀的岩石,其形酷似猴子,他伸着脑袋,仿佛在回首张望,殷切地盼望唐僧前来搭救。其实,这是南寨山上的奇石“鸳鸯理翅”。

  

  南寨山上有“悟空”

  

  八戒打盹

  八戒醉谜仙女峰

  闭目打盹养神

  南寨山的石景造化之妙,超乎意料,对于游览者来说,是一次次目不暇接的视角奇观。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家喻户晓的形象,有时因贪吃懒惰好色而误事,但他也有可爱之处。他在陪伴唐僧西行取经的旅途中,扮演着“活宝”的角色,为师徒们带来许多的欢声笑语。

  平潭的“三伏天”已落幕,但“秋老虎”的余威让南寨山暑热撩人。这天中午,唐僧、悟空、猪八戒与沙僧因天气炎热,加上旅途疲惫,便在树下乘凉歇憩。一会儿工夫,猪八戒便呼呼大睡,其实他是假睡,趁着大家入睡后便溜到附近的“仙女峰”偷窥美女。唐僧醒后,发现猪八戒不在,担忧他惹祸,让悟空与沙僧出去寻找猪八戒。

  仙女峰的山道,崎岖交错,行走艰难。沙僧误入分岔道,来到南寨山外院前村的垄仔底山。

  孙悟空便翻了几个跟头,跃到仙女峰,四处查找,不见猪八戒踪影,只好返回。途中,蝉静林幽,突然听到树林里传来“咕噜咕噜”的声音,走近一看,发现是猪八戒在这里打瞌睡。

  因天气炎热,仙女峰的美女们跑到附近的三十六脚湖游泳,让八戒扑了空,只能悻悻而归,返途中,因疲惫不堪,就倚靠路边树林里的岩石上打盹养神。

  作者简介:

  周而兴,笔名亦舟,出生于平潭,现居福州。福建省作协会员,福州市台江区作协主席团成员,《福建乡土》杂志执行主编。著有散文集《海峡风吟》,曾主编福建省东西部协作扶贫文集《台安两地情》。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福建文学》《福建日报》《金融文坛》《两岸视点》《闽都文化》《福州晚报》《平潭时报》等。散文作品入选多种出版物,诗歌作品入选福建省文联、省作协联合编纂的《心中的歌——福建百名诗人庆祝建党百年诗选》等。

  从家乡走出,长期在福州生活的作者,业余笔耕创作反映平潭发展变化与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文学作品,抒发热爱关心家乡平潭情怀。

(全文共3276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