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潭时报  >> 第4076期 >> 005版 浪涌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坚持正确出版导向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共识 征稿启事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编辑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黄子立 罗理章

2024.03.28

  □黄子立 罗理章

  2023年9月9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时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并首次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概括为“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等六大精神。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滋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支持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创新。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把握教育家精神的历史意义,需要将其置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中。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价值观在中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纵观历史,从古代文献记载中不难发现,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自古有之的传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礼记·学记》),体现了教师的地位之高;“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吕氏春秋》),阐明了“达师”之于弟子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古代诸如“程门立雪”“张良拾履”等尊师重教的典故也不胜枚举。同时,古代教育家、思想家也从国家兴亡、人才培养等角度强调了尊师重教的不可或缺之处。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把“教育”与“国政”并重,主张实行克己复礼。韩愈所著《师说》一文,开篇便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认为自古以来所有有成就之人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则表明身为教师其职责就是为学生传授仁义道德的价值观和各类实用之学,并为学生答疑解惑。

  从被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到倡导“教学做合一”的陶行知,再到新时代涌现的人民教育家,古往今来无数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重要贡献。在2023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致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全国广大教师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首次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进行概括总结,简单凝练又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师重教的致思逻辑,既与古人对教师的认识相统一,又对其进行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科学理论总结,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创新

  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理论价值,不仅要将其置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还要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场域中。马克思鲜明地指出了教育的社会性及阶级性,同时对教师劳动性质提出自己独到的认识。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对于非物质生产领域同样具有支配作用,企业主通过使用他们的资本来雇佣教师的劳动力,虽然教师不直接参与物质产品的制造,但是教师对于雇主来说仍然是被雇佣的劳动者,为实现经济利益而工作。虽然教师相对于其学生而言不是工人,但是相对于企业主而言依然扮演着工人的角色。这揭开了被师生关系所掩盖的教师作为工人阶级的阶级本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针对当时俄国形势,列宁认为教师不能把自己限制在狭隘的教学活动的圈子里,教师应该和一切战斗着的劳动群众打成一片,并强调要让全俄广大教师加入到无产阶级事业中,让教师意识到无产阶级工作的重要性与伟大性。在列宁的理论中,强调要提高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队伍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力军,并坚持对教师采取争取、培养和放手任用的策略,要求切实提高教师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师的思想为后来中国教育教师理论创新奠定基础,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教师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教育家精神则是党和人民百余年奋斗中教育成就和经验的概括归纳。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提出了“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要求,催人奋进又蕴含着具有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哲学深思,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师的深刻理解,又为其赋予了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价值内涵。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把握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方位,还需要将其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教学实践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教育发展脉络,在不同场合下多次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等重要论述,对教师的价值、地位、作用、素质、发展、成长等方面内容作出一系列精辟总结。关于思政课教师工作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则强调“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关于教师的社会地位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价值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的重要要求。这些论述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观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师职业、教师阶级论述及方法论的坚持与创新,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观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新时代我国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有意义探索,体现教育思想持续革新的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并随着历史演进不断丰富其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提出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要求,这是在尊师重教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教师观的指导下,关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理念,这意味着在追求教育强国宏伟目标的引领下,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同时还强调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对教育家精神高质量传承的重要性。这一理念鲜明地标志着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等领域内在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和境界,丰富与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越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发凸显。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教育家的时代,也是一个能够产生教育家的时代。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期,处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攻坚期。铸魂育人,强师先行,我们要结合实际,深刻学习与理解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将其作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教育家精神作为教育界广泛认同、共同遵循的价值追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业筑牢精神支柱。

  (作者黄子立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罗理章为嘉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湖学者特聘教授。)

(全文共2824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