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潭时报  >> 第3951期 >> 005版 浪涌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坚持守正创新 奋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征稿启事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三个着力点 编辑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三个着力点


姚琳 林贤明

2023.11.16

  □姚琳 林贤明

  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好农业强国,要抓好乡村振兴。要抓好乡村振兴,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提高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创新和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走依靠科技力量带动乡村振兴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着力加强种业技术标准创新,以种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通过种业创新为乡村振兴造“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粮食的自给自足是人民幸福的保障,粮食要稳产增产,关键是强化科技支撑。我国在大豆育种技术方面目前还处在杂交育种和与分子技术辅助选育相结合为主的育种时代,技术上存在“卡脖子”导致我国在大豆育种效率上和具体性状的精确改良上与国外有很大差距。针对大豆技术“卡脖子”的关键点,作为我国大豆生产重要产区的黑河市实施大豆种业振兴工程,加大良种繁育推广,发挥种业的源头支撑作用。黑河市科研单位和高校团队加强对大豆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基因编辑、分子设计育种等前沿技术应用研究,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实现品种多性状基因聚合,提高大豆产量、品质和抗逆性。2023年黑河市已建成高产高效产业示范基地103个,大豆等粮食作物高产技术应用面积2200万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例如通过智能喷药机器人和大田管理机器人,将信息技术、智能化装备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艺进行深度融合,为农业生产提供标准化的种植管理模型,降本增效,实现田间管理全过程无人化、智能化,引领农业生产变革。同时数字技术的整合推动播种、气象、产量、病虫害等相关生产领域数据共享共用,真正做到“藏粮于技”,实现用数字技术守护“大国粮仓”。据统计,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3%,越来越多“泥腿子”挑上了“金扁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着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打好产业振兴“组合拳”,稳住乡村振兴基本盘。创新农业特色产业模式、加快发展盐碱地农业产业体系,以此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创新农业特色产业模式。杨凌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农科城。4000多年前,农耕始祖后稷就在杨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繁衍了华夏农耕文明。1997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是全国第一个“国字号”农业高新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自成立至今,培育出许多优良的小麦、玉米、果蔬品种。其中我们知悉的单个品种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碧蚂一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小偃6号”、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油菜品种“陕油8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秦冠苹果、创造全国玉米高产栽培最高纪录的“陕单609”等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均出自这里。杨凌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贡献更多“杨凌良种”,为把杨凌种业发展成为“拳头”产业,杨凌示范区从组建杨凌农科集团、种业研发中心、种子试验示范基地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区校融合、科企融合,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集聚整合种业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形成一批带动性强、特色鲜明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加快发展盐碱地农业产业体系。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耕地资源,我国拥有盐碱地面积5.2亿亩,其中黄河流域盐碱地面积1.04亿亩,因此要充分利用盐碱地资源,构建盐碱地特色产业链条。位于山东省的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农业高新科技产业示范区,由于该地长期受到海水侵蚀的影响,80%以上都是盐碱地,是天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验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子,并建立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种植黑小麦、藜麦、大豆等耐盐粮食作物和苜蓿、燕麦、甜高粱等耐盐牧草,不断探索一套盐碱地改良技术新体系。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聚焦特色种业等主导产业,发挥产业联动效应,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盐碱地特色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齐鲁样板逐步呈现。

  着力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和造血者。2023年第6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中指出:“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因此,要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体系,培厚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沃土”;要完善奖惩、流动和奖励等政策体系,强化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保障,让政策吸引人,让环境留住人。

  农业高等院校是挖掘能工巧匠、培育乡间人才的主阵地。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与农业人才为乡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农业高等院校作为科教兴农战略的排头兵,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表示,“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号召“广大知识分子投身到生产第一线,投身到科教兴省、科技兴国的洪流中去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的科技知识分子只有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代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为世人瞩目的、为人民群众所欢迎的卓越贡献”。

  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打通科技走向田间“最后一公里”。科技特派员制度源起于福建南平市。1999年南平市选派225名科技人员进驻农村,以科技人员和农民为主体,通过市场机制重组现代生产要素,再由乡镇企业带动当地农产品直销包销,让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融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农业与科技在生产实践中协同发展,不仅使农业攀上科技的“高枝”,也使科技接上农业的“地气”。乡村振兴应重视充分激发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热情和活力,从而辐射带动各类农业科技人才汇聚基层建功立业,使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作者姚琳系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林贤明系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文共2657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