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何燕)29日9时30分,福建海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通发展,股票代码:603162)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鸣锣开市,成为平潭自主培育的首家本土上市公司。实验区领导赖军、郑晓东出席上市仪式。
据了解,海通发展成立于2009年3月,主要从事国内沿海以及国际远洋的干散货运输业务。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长为国内民营干散货航运领域的“领头雁”之一。在主营煤炭运输的同时,公司还积极拓展铁矿、水渣等其他干散货物的运输业务;国际远洋运输方面,海通发展运营航线遍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个港口,为客户提供矿石、煤炭、化肥等多种货物的海上运输服务。截至2022年末,海通发展船队旗下共有自有船舶21艘、光租船舶2艘,合计运力超过120万载重吨,运力规模在国内从事干散货运输的企业中排名前列。
福建海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海通发展上市后,将进一步宣传平潭扶持企业的政策力度,增强企业投资平潭的信心,实现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双赢。
实验区麒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海通发展的重要股东,旗下管理的航运基金及参股的雄鹰基金,已累计投资海通发展6800万元,通过共同参与海通发展Pre-IPO轮融资,助推海通发展主板上市。
据实验区麒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童童介绍,海通发展上市后,不仅能提升公司品牌效益,进一步扩大公司营收规模和盈利水平,还能加强其上下游企业黏性,加强航运产业链集聚,吸引上下游企业落地平潭,为实验区人才引进、税收收入、GDP增长等提供助力。
实验区麒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实验区金融控股集团百分百控股、具有私募股权管理资质的子公司。集团副总经理陈文胜表示,此次海通发展上市,对实验区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作为实验区航运龙头企业,海通发展此次顺利上市,有利于吸引海洋经济产业上下游优质企业、资源、人才在实验区集聚,进一步吸引区外资本涌入平潭,形成区内外资本双循环,助推实验区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