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潭时报  >> 第3479期 >> J03版 芳草地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古代考试趣闻多 古诗鉴赏 十二时辰:一幅古代生活起居图 一读就错的常用字词 兕廌 责编


古代考试趣闻多


金陵小岱

2022.07.26

  

  古代考试趣闻多

  

  ↑古代科举场景(图自网络)

  ■金陵小岱

  唐代的考场纪律

  提起考试这件事,我们现代人只要操心考的内容会不会,就算是去外地考试,最多也就是买张高铁票,然后再预订一个酒店,横竖都好解决。可若是换成古人的话,参加一次考试,简直是要脱掉一层皮。

  不谈其他,古代考生首先就要面对交通问题。他们一路上不仅要经历各种折腾,还要保证在赴考路上不生病,不被偷钱。在近乎“穷游”的状态下,古代考生们还得见缝插针地温书,历经艰难来到考场后,严格的考场纪律更是令人崩溃。

  古代考生去参加考试,不仅要带考试所需要的笔墨纸砚,还得带上干粮席子,锅碗瓢盆,有的考生甚至还会扛个方便写字的桌子去。可准备得再充分也没用,古代考场纪律严格,为了防止作弊,考生们只能扛着单席进入考场,下雪天也只能坐在铺着单席的地上。

  考场把门的胥吏通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大声呼唤举人的名字,验看他们的文书,然后粗暴地搜索他们的衣服,检查是否有假冒和私带违禁物品。发现不对劲,立刻就毫不留情地将考生驱逐出去。

  唐朝出了一个猛人,因为受不了这番呼来喝去的煎熬,直接选择了弃考,这个人就是李飞。据杜牧《樊川文集》中记载,这位叫李飞的考生来自江西,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在他参加礼部考试时,胥吏大声呼喊了他的名字,查验过文书后,就让他进去了。这个时候李飞反而拧巴起来了。愤世嫉俗的他反问道:“如是选贤耶?即求贡,如是自以为贤耶?”说完后,李飞挥一挥衣袖,扛着行李回了江东。

  古代考题也疯狂

  坐在考场准备答题时,古代考生与我们一样都将面对同一个灵魂拷问:这考卷上到底写的是什么?为什么我没复习到的部分都出现了?

  这种一头雾水的考题大多数是唐代的经帖,宋代的墨义,相当于我们现代人的填空题。就拿唐代的经帖来说,考题主要是为了考查考生们对于经典知识的熟悉程度,也就是考生的记忆力,但出题方式好听点叫“刁钻”,愤怒点叫“缺德”!这种考题一般是遮掩经书的前后文,只留下一行,裁纸为帖,帖去其中几个字,考生要把这几个字写出来。

  宋代的墨义也没好到哪里去,考试内容的烧脑程度与唐代相当。根据马端临所见到的吕夷简应解试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的考题。比如“作者七人矣,请以七人之名对”。又比如“见有礼于其君者,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请以下文对”。这些试题,想要回答上来,必须要死记硬背,想要考上,全凭借记忆力。

  诸科考试仅止于此,记忆力不行就考不上,于是大多数考生选择了进士科,因为进士科有开放型试题,除了经帖、墨义外,还考诗、赋、论。这样不仅不用完全死记硬背,还可以发挥一下文学才华,所以当时的考生都极为重视进士科。

  不过,就算是进士科的开放型试题,也不是那么容易考过的,因为细化到答题与判卷的标准,依然要杀死考生们不少的脑细胞。诗赋必须遵守一定的写作规格,譬如对偶、音律、韵脚、字数等,到处都是“扣分点”。尤其是韵脚,考官不仅要出题,还规定韵脚,一旦落韵,就直接“挂科”。

  奇葩答卷上“热搜”

  明朝时,有个名士叫邢昉,年少时就颇有才名,却屡试不中。43岁那年,已经是他第六次参加乡试了。但这次考试,邢昉就是去搞笑的。据载,邢昉在答题的时候,故意发狂,写了许多狂言狂语,完全不按考试的套路来。他的答案让主考官批了无数个“太狂”“更狂”,最后狂到主考官直接把他的试卷扔掉。对此,邢昉压根不以为意。他戏曰:“当官有什么好,人生在世,得一狂名就够了。”

  明末清初文坛奇才金圣叹也因为奇葩答卷上过“热搜”,还不止一次。第一次上“热搜”,也是他初次参加考试,试题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这道题的主旨显然是怀才而莫展,正常人就算理解错了,最多也就是写上几句奇葩的话,但金圣叹不同,他的答案可谓跨学科,直接当成是艺考。据说金圣叹直接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光头和尚外加一把剃刀,对此他的解释是“此亦匏瓜之意形也”。

  金圣叹第二次上热搜,还是因为考试,题目为“吾四十而不动心”。金圣叹在试卷上连写了三十九个“动心”,他解释道:“孟子曰四十不动心,则三十九岁之前必动心矣。”这跟写一篇500字作文,然后全文为“我的妈妈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漂亮”有什么区别!原来,“废话文学”的鼻祖乃金圣叹啊!

  大概是金圣叹起了个头,清代有关于奇葩答案的段子特别多。除了著名的“妹妹(昧昧)我思之”,考官批“哥哥你错了”,还有一个考生直接把考官逼成了戏精。据载,清朝太守张船山在登州府主考,以《伯夷叔齐》命题,考文规定为“八卦文”,于是有个考生脑洞大开,居然把这四个字拆开来,分别用了“伯”“夷”“叔”“齐”,每个字写二股。张船山看了后,深受“内伤”,于是他秒变戏精,直接在试卷上批了一篇小作文:“孤竹君哭声悲,叫一声我的儿啊,我只知道你在首阳山下做了饿杀鬼,谁知你被一个混账东西做成了一味吃不得的大(炸)八块。”

  可见,无论多么重要的考试,最后总能碰到几个搞笑的考生。或许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有喜有悲,有难有易。

  来源:北京青年报

(全文共2081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