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潭时报  >> 第3242期 >> 008版 海坛风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在海边触摸天神 雨雾过梅花山 只留清白在人间 咏海坛天神 重回岚岛感怀 编辑


在海边触摸天神


——平潭漫游记之二

伍呆呆

2021.11.25

  

  在海边触摸天神

  

  ↑海坛天神横卧在海滩边,是塘屿岛的奇景之一(资料图)

  □伍呆呆

  抵达平潭的第二天一早,强哥喊醒在哗哗的海涛声中睡得正香甜的我们,连人带狗,兵荒马乱地奔赴码头乘渡轮前往塘屿岛。

  说是兵荒马乱,大家却也在强哥的安排下乱中有序:丢了房间钥匙,把自己锁在门外,把鞋子关在屋里的龙兄穿上了新鞋子,来不及吃早餐且睡眼朦胧的熬夜女神燕婷往书包里装上了弟弟天没亮就去买回的新鲜油条和牛奶,兴奋得嗷嗷乱叫的狗子们也被塞进了小推车安顿好……待到在塘屿岛下了船,看到景致与钱便澳完全两样的另一个渔村,习惯了晚起的众人终于完全清醒了过来。

  因为疫情和旅游淡季的缘故,岛上来来往往的大多是本地的渔民,当我们到达岛的另一端,海滩上更是杳无人烟,仅一座被当地渔民称为“海坛天神”的大石头静静地卧在海面上。

  当地渔民传说,从前玉皇大帝派兵四下捉拿在天宫捣乱后逃走的孙悟空,有一位天兵奉命追至平潭,疲累之极的时候躺在塘屿岛的沙滩上休息,结果被顽劣的孙悟空悄悄施法变成了一块大石头。玉皇大帝得知后到平潭察看了一番,便让天兵原样留在塘屿岛,继续守护这片美丽的海域。“天神”的正面看上去像一个安详地沉睡的男子,身上的肋骨清晰可见,而它最为神奇的地方,是“男子”的下体处有一根柱子样的风化岩石,远看如同斜斜翘起的男子阳物。因为这块石头是天兵所化,民间传说女子触摸“天神”的阳物,即可得胎生子,无不应验,海峡两岸的女子便有许多前来向“天神”求子。

  我们一行爬上岩石,站在“天神”的“肚子”上远眺南海,然而因雾霾笼罩,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壮阔的天际线,只得留下小小的遗憾。朋友们鼓动同行的女子去触摸“天神”的阳物,而本呆与燕婷皆是“有女万事足”,便只远观。强哥介绍说“天神”石从另一面看是女子的形态,因天气和时间的缘故,亦很遗憾地无法看到。便想起韶关丹霞山的阴元石和阳元石,无法不感叹自然的神奇,处处皆有它的鬼斧神工,给人类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因而有了那些美好的传说,亦令人心里多了几分向往和流连。

  强哥是土生土长的平潭人,来了远客,恨不得能将自己家乡最美的景色让客人一一看到,于是又带着我们离开塘屿岛去了猴研岛。

  到猴研岛的时候已是傍晚,岛上一块礁石就有着几种不同的颜色,几簇不知名的小花开在石缝里,在满天红霞的映照之下,让原本与别处区别不大的岛屿散发出另一种美丽的奇异的光辉。猴研岛在外的盛名并不是它在黄昏里的美,而是它最为独特的地理位置:猴研岛的对面即是台湾岛,两座岛屿之间最近的距离仅68海里,因此这里便成了一处到平潭的旅人必来的打卡地,即便是我们这群总是在路上的人也都不例外,哪怕初冬的海风吹得人脸上生疼。

  打完卡回家,吃上在学校做教授的强嫂亲自下厨做的晚餐,被海风吹凉的身心都温暖起来,大家因为猴研岛而来的一路的激烈的政见辩论,都消弭在充满烟火味的家宴里。在后疫情时代最值得珍视的,大抵就是家人和朋友齐全的团聚,以及吃入口中一粥一饭的温暖和充实了。

(全文共1290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