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陈梦菲 王婷 江信恒
初秋之夜,竹屿湖畔,宾朋欢聚。9月2日晚,来自五大洲的洲冠军和百人答题团正在第二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总决赛的舞台上比拼汉语“功夫”。他们虽肤色不同、语言有异,但每个人都有中文名字,以流利的汉语诉说中华情,共同见证世界多元文化在“汉语桥”这座友谊之桥、文明之桥、传承之桥上的精彩绽放。
友谊之桥
扩大世界“朋友圈”
“感谢‘汉语桥’比赛,让我们有了如此难忘的一场中国行。”……当晚,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来自比利时的选手何杰明获得全球总冠军。赛后,何杰明与来自斯洛伐克的选手邵大伟激动地相拥庆祝。
看着一路陪伴的室友,何杰明感慨万千。“我很开心能获得总冠军,但我更感激在这段旅程中结识的挚友——邵大伟及同样来自比利时的前全球总冠军戴庐可,他们的支持与鼓励,让我这段旅程充满温暖与力量。”
下个月,何杰明就要踏上在辽宁大学的求学之旅,在那里他将深入学习中文,体验中国文化,他也期待未来能用中文结识更多朋友,让这座友谊之桥更加坚固。
“汉语桥”,顾名思义是一座通过汉语连接世界的桥梁。青春与友谊,无疑是这座桥最鲜明的底色。虽然未能获得全球总冠军,但在美洲洲冠军、委内瑞拉选手安黎桦看来,能够代表美洲站在“汉语桥”的舞台上,与全球各地优秀选手同台竞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当晚,安黎桦别出心裁地将中国古典舞与委内瑞拉舞蹈相融合,展现了她对两种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传递了“天下一家”的美好愿景。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的桥梁。‘汉语桥’的比赛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与中文、与中国的故事还在继续。”安黎桦表示,她希望未来能有机会来中国留学,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也期待自己能够成为中委两国文化交流使者,为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明之桥
推动交流互鉴
参与本届“汉语桥”的选手们一路欢声笑语,深刻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22天里,他们从北京一路南下进入福建,闽北茶文化、闽南高甲戏、平潭南岛语族文化……一道道文化盛宴,让他们收获颇丰。
“体验中国首都北京和福建八闽文化的独特魅力,绝对是我的人生‘福’事。”本届比赛30强选手,来自莫桑比克的叶柯现场发布的《我的“福气”之旅》电子书上如是说。
在特别才艺秀展示环节,五大洲冠军选手纷纷亮出绝活,有人身着汉服在古琴声中翩翩起舞,有人将武术表演与川剧变脸进行巧妙结合,他们逐一展现各自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其中,来自埃及的非洲洲冠军茉莉身穿戏服,表演经典黄梅戏《为救李郎离家园》选段更是惊艳全场,赢得了阵阵喝彩。
“选手茉莉对中国戏曲黄梅戏做了很完美呈现,吐字清晰、唱得流畅,不仅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很好地传播了中国戏曲文化。”本届总决赛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鞠萍在作点评的同时,现场普及了黄梅戏文化知识。鞠萍认为,语言是交流的桥梁,“汉语桥”则是一座促进世界文明、中国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
“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累计吸引全球超过170万名喜爱中文的青少年朋友参与,为各国学生学习中文、领略中国文化提供了宝贵平台,生动诠释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揭开谜底,南岛语族从这里出发,迎风破浪、横跨大海,不再是神话……”在“五福临门大美中国”环节的“福海”视频题中,一段轻快的音乐和动画特效画面,让平潭南岛语族文化“活”起来,生动诠释了壳丘头先民由此起锚,播撒史前中华海洋文明曙光的故事,吸引了现场所有人的目光。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平潭,与以往在书本、视频的了解不同,感觉平潭风景更为秀丽、文化更具特色。”本届总决赛评委、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说。在他看来,文化的相同性、人性的相通性,远远大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的考古发现,对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平潭举办总决赛,让更多外国人走进平潭、了解平潭历史文化,感受独特的滨海风光,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本届总决赛评委,厦门大学教授、美国友人潘维廉说,南岛语系起源与迁徙这一话题一直备受世界学者关注,希望有更多外国人来到平潭,沿岚岛七千年历史之路,寻南岛语族文化之根脉。
传承之桥
点燃中文梦想
“我们紧握住手中的接力棒,一代又一代,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朋友圈。”……在本次大赛的“‘汉语桥’朋友圈”环节,9位往届冠军重返舞台担任助演嘉宾。他们以情景剧的形式讲述了各自参加比赛、学习中文、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感人故事。
十年前,怀揣着对中文的热爱与梦想,施茉莉从巴西远赴中国,在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并夺得全球总冠军。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更给她的人生带来了很大变化。
从大学就读土木工程专业到担任中文教师,再到成为文化交流使者,施茉莉用中文搭建起中巴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桥梁,她的故事也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
“这十年间,我担任翻译工作,也受邀成为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中文解说,如今我和好朋友一起在网络平台教授外国学生中文,希望让更多外国学生感受中文魅力。”施茉莉表示,接下来她还计划开设儿童中文学习班,将中文教育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让这份对中文的热爱得以代代相传。
对于第十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总冠军戴庐可来说,此次能以助演嘉宾的身份来到“汉语桥”线下舞台,是他的一次“圆梦”之旅。
自夺得全球总冠军以来,戴庐可学习中文之路并未止步。他深知,学习中文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提升,更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度理解和传播。因此,他开始在B站、微博等社交平台,用流利的中文和幽默的谈吐,分享自己在比利时与中国的生活点滴,圈粉了数百万粉丝。
“‘汉语桥’是我与中文之间不可分割的纽带,我很高兴能在线下感受这个大家庭,也很开心能有机会给选手们传授‘过桥’经验,分享‘搭桥’故事,并与大家共同学习和成长。”戴庐可说,未来计划利用自己在短视频制作方面的经验,开办一档“外国青年看中国”的栏目,记录并分享外国青年在中国的学习生活故事,用独特的视角探寻和传播中国文化,激励更多年轻人学习中文、了解中国。
一路奔跑,一路传承,因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热爱而相聚,世界的“朋友圈”连接彼此,这就是“汉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