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潭时报  >> 第3588期 >> 004版 文化视野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古代消防那些事 编辑


古代消防那些事


杨树

2022.11.12

  

  古代消防那些事

  

  故宫里的太平缸。

  

  古代消防那些事

  

  《武经总要》中的唧筒等。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是电视剧里打更人的经典台词。在古代,打更人通过打更给人报时,同时检查人口聚居区的消防安全,称得上是“火灾警报员”。自从人类开始用火,如何防火灭火就成为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那么,在技术相对不太发达的古时候,我们的祖先如何防火,在火灾发生后如何面对无情的烈焰,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古代消防那些事。

  历史

  春秋已有灭火文字记录

  消防,即防火灭火。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已有灭火的相关记录。《左传》记载了一个灭火故事:“夏五月辛卯,司铎火。火逾公宫,桓、僖灾。救火者皆曰:‘顾府。’……济濡帷幕,郁攸从之,蒙葺公屋。”这个故事说的是,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五月二十八日,鲁国的司铎宫发生火灾,火势迅猛,救火的人着急大喊:“先救府库。”大家用水浸湿帷幕覆盖燃烧物以灭火。

  《管子》云:“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春秋齐国政治家管仲认为,消防是关系国家贫富的五件大事之一,他主张“修火宪,敬山泽”。当时,防火乃至修订消防法令已得到重视。

  在我国,“消防”这一行为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不过这个词语却来源于日本。民国《内政年鉴》记载:“北平消防队之成立,始于前清光绪二十九年。初,警务学堂附设消防科,延日人为教习,挑选长警专司训练,毕业后即组成消防队。”警务学堂由袁世凯开设,学堂设有“消防警察”这一专业,自此“消防”一词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中。不过,日本文字是从汉字演变形成的,“消防”一词的源头还在中国。

  

  古代消防那些事

  

  古代云梯示意图

  

  古代消防那些事

  

  更夫

  机构

  宋人于高处砌望火楼

  西周古籍《周礼》记载:“司爟,下士二人,徒六人……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显然,周朝已设立与“火政”有关的官职,不过当时并没有专门的消防机构和消防人员。

  在宋代之前,我国没有专职的消防机构,扑火灭火事宜,一般由治安机构兼管,同时有民间力量参与。

  我国最早关于专职消防机构的记载,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房一所,铺兵五人……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这里提到了负责巡逻和灭火的机构军巡铺,负责监测火情的机构望火楼。望火楼建于高处,有专人负责瞭望,一旦发现火情,立即发出警报。据《海南省志·公安志》记载,明代琼州也建了一座望火楼,至清末,该望火楼改建为警钟楼,监测火情的职能未变。

  南宋诗人洪舜俞有诗《哭都城火》,其中两句如下:“殿前将军猛如虎,救得汾阳令公府。”其中的“殿前将军”指的是救火的消防兵。明代的专业消防人员被称为“火兵”或“火丁”。

  至清代,消防机构进一步完善,一些城市有了“防火班”,“防火班”专门负责城内救火事务。也有民间力量参与火灾救援,如清同治年间出现了民间消防组织“水龙局”。

  1902年,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南段巡警总局,原先属于外国人的“救火会”交由清政府监管,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专门消防队伍。1903年,琼州府设立消防分所,内设义勇消防队,当时有一个班的兵力。至宣统二年(1910年),琼州府消防分所消防火警人员已有近百人。民国时期,仅琼山县就有民间救火义勇队20支。

  

  古代消防那些事

  

  防火巷

  设备

  故宫有300多口太平缸

  在古代,以水灭火是最常用的消防手段。因此,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区域添置一些运水或储水的工具就显得十分必要。起初,水桶、水盆、水缸等是主要的消防工具,后来设备越来越先进,至唐代出现了水袋,至宋代出现了水囊、唧筒等。

  明代宋濂所撰《元史·刑法志》记载:“诸城郭人民,邻甲相保,门置水彻,积水常盈……”这说明,元代我国一些地方的老百姓会在家门口放置装满水的水缸,以备灭火之用。“个头”更大的太平缸是宫廷中重要的消防工具,在宋代已经普遍使用。现如今,故宫仍保存着300多口太平缸。

  北宋学者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记录了“唧筒”这种消防工具及其工作原理,现在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种水铳式唧筒。唧筒由拉杆、活塞等部分组成,可吸水喷水,可看作是古代的水泵。

  明清时期,消防设备进一步增多,除了云梯、钩子、水桶等工具外,人们开始使用一种被称为“激桶”的灭火枪。民国《清宫述闻》记载了这样的救火场景:“紫禁城内禁区饬火蚀,乾清宫等到处机桶(激桶)七十架。”

  

  古代消防那些事

  

  防火班

  

  古代消防那些事

  

  望火楼

  防火

  在墙上涂抹阻燃物

  《周礼》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这句话大概意思为:仲春时节,官员摇着木铎(响器)走街串巷,提醒大家防火防灾。《易经》又云:“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古人十分清楚,消防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燃”。

  我国古人营造建筑善于利用自然水源防火。古代的许多重要建筑均临水而建,比如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的丰图义仓,就是紧邻黄河建造的。从建造传统来看,无论宫廷建筑,还是普通民居,绿水环绕或背山面水,都是理想的布局。

  除了以水灭火的防火思路,我国古人还会使用固体阻燃物防火。形成于5500年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其建筑已采用木骨泥墙和草泥包皮的建造方法,墙面具有一定的防火功能。以前在海南农村,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用稻草和黏土建造的墙体,这种房屋虽然不太牢固,但也不易着火。

  明正德年间的《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记》记载:“吾观燔空之势,未有能越墙为患者。降灾在天,防患在人。治墙,其上策也。”这里的“治墙”之策指的是对建筑的墙面作防火处理,一般为涂抹阻燃物。

  我国宋代的建筑技术专著《营造法式》是一本官方颁布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书籍,里面有建筑如何防火的内容。

  清代文人袁枚在《火灾行》中写道:“出没黑烟人不见,但闻促水肯檬陇。水龙百遣横空射,倒卷黄河向天倾。重九妖雾青山崩,黑连蒸土白石化。须央半空飞霹房,储瓦颓垣如掷戟。”在他描述的火灾现场,虽然人们已使用各种工具灭火,但一切为时已晚,令人叹息。所以说,防火的重要性,古今一以贯之。

  来源:海南日报

(全文共3063字)
分享到: